在 NBA 休赛期的重磅操作中,雷霆队再次展现了其 “选秀权狂魔” 的特质 —— 用 5 个次轮签换来的首轮秀狄龙 - 琼斯,仅过一年便被倒贴一个次轮签送走。这笔看似 “亏本” 的交易背后,实则暗藏雷霆管理层的精准算计与战略取舍。
一、交易拆解:从豪赌到止损的一年轮回
2024 年选秀夜,雷霆管理层做出惊人之举:通过尼克斯与奇才的三方交易,用5 个次轮签向上交易得到 26 号签,选中韦伯州立大学锋线狄龙 - 琼斯。这位身高 6 尺 7 寸的侧翼新秀,大学时期以场均 9.8 篮板和 3.5 助攻的全能表现吸引了雷霆的目光,被视作 “多功能拼图”。
然而,新秀赛季的狄龙 - 琼斯并未兑现预期。在雷霆的 54 场比赛中,他场均仅获 5.2 分钟出场时间,贡献 2.5 分 2.2 篮板,投篮命中率 38.3%,三分命中率更是低至 28.7%。即便随队夺得 2025 年总冠军,他在总决赛中仅获得 4.6 分钟垃圾时间出场,彻底沦为边缘人物。
2025 年 6 月 29 日,雷霆与奇才达成协议:送出狄龙 - 琼斯及 2029 年火箭次轮签,换来后卫科尔比 - 琼斯后立即将其裁掉。这一操作的本质是用 1 个次轮签清理薪资空间—— 狄龙下赛季 297 万美元的合同(第三年球队选项)被移除,而裁掉科尔比仅需支付 111 万美元保障部分。
二、深层逻辑:薪资博弈与阵容重构的双重需求
雷霆目前薪资虽低于奢侈税线,但核心球员续约潮即将到来:亚历山大(2026 年可签 3.8 亿超级顶薪)、杰伦 - 威廉姆斯、切特 - 霍姆格伦等均需亿元级合同。狄龙的 297 万美元合同看似不起眼,却可能在未来成为触发硬工资帽的 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通过提前清理,雷霆为后续续约预留了宝贵的操作空间。
阵容结构的精准调整
雷霆当前阵容已满 15 人,且手握 2025 年两个首轮签(预计乐透区)和多名新秀。狄龙这类低位秀已无成长空间,而裁掉科尔比腾出的两个名额,可用于签约即战力老将或新秀。更关键的是,雷霆需要为亚历山大、杰伦等核心球员配备空间型射手,而狄龙的投射短板(生涯三分命中率不足 30%)显然无法满足需求。
选秀权战略的延续
尽管此次交易净损失 1 个次轮签,但雷霆仍坐拥未来五年8 个首轮签 + 12 个次轮签的恐怖储备。这种 “用次轮换即战力” 的模式,正是普雷斯蒂团队擅长的 “资源置换”—— 用冗余资产换取阵容灵活性,为未来可能的重磅交易蓄力。
三、球员命运:从冠军拼图到重建筹码的唏嘘转折
对狄龙 - 琼斯而言,这笔交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在雷霆,他被严格限制在垃圾时间出场,防守端的积极性(大学场均 1.8 抢断)和篮板嗅觉(生涯场均 2.2 篮板)无从施展。转投奇才后,这支处于重建期的球队或给予他更多机会 —— 奇才后场竞争较小,其防守韧性和篮板能力可能成为立足资本。
ac米兰体育反观雷霆,此次操作凸显了职业体育的残酷性。即便随队夺冠,狄龙仍因 “不符合战术需求” 被迅速抛弃,而同期被选中的火箭后卫阿门 - 汤普森已签下亿元续约。这种反差,正是 NBA 商业逻辑的缩影:冠军戒指有时只是交易清单上的附加说明。
四、未来展望:雷霆的薪资魔术与选秀野心
完成此次交易后,雷霆仍持有全额中产特例(1410 万)和双年特例(510 万),可用于签约外线射手或防守型中锋。与此同时,他们在 2025 年选秀大会上的操作更值得期待 —— 手握两个乐透签,普雷斯蒂可能打包向上交易,追逐本届选秀中极具潜力的侧翼或内线。
值得注意的是,雷霆的 “清库存” 操作并未停止。据随队记者透露,球队仍在评估其他边缘球员的交易价值,目标直指腾出薪资空间 + 优化阵容结构的双重目标。在这个 “赢在当下” 与 “布局未来” 并重的时代,雷霆的每一步操作都在为下一个冠军周期铺路。

结语:
从 5 个次轮签豪赌潜力股,到倒贴 1 个次轮签止损,雷霆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对狄龙 - 琼斯价值的重新评估。这笔看似 “赔本” 的交易,实则是管理层在薪资压力、阵容需求与选秀权储备之间的精准平衡。在 NBA 的商业世界里,没有永恒的忠诚,只有永恒的利益 —— 而雷霆,正在用一次又一次的 “冷血操作”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冠军方程式。